2022年版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新发乳腺癌病例约为230.9万例,占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11.6%,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各国间存在较大差异。
2022年,我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约为35.7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总发病人数的15.59%。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约为66.6万,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6.9%。世界各国间的乳腺癌死亡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平均为12.6/10万,中国处于较低水平(6.1/10万)。
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增加,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老龄化现象更为显著,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此外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素:
20~39岁
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每1~3年1次临床检查。
40~69岁
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
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和/或乳腺超声检查;
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地区或致密型乳腺,可首选乳腺超声检查;
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每年1次临床检查。
70岁以上
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每年1次临床检查。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年龄小于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应联合乳腺X线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可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包括以下三类:
当我们拿到乳腺影像检查报告(如B超、乳腺X线或磁共振)时,报告结论中通常会有一些英文字母和数字。以下是对应的解读内容:
BI-RADS 0:
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估,需要结合既往片或补充其他影像检查
BI-RADS 1:
阴性,无异常发现
BI-RADS 2:
良性发现,存在可能的良性改变,建议常规随诊
BI-RADS 3:
良性可能大,恶性可能性0~2%,建议短期随访
BI-RADS 4A:
低度可疑恶性(≥3%~≤10%)
BI-RADS 4B:
中度可能恶性(>10%~≤50%)
BI-RADS 4C:
恶性可能较大(>50%~≤94%)
BI-RADS 5:
高度可疑恶性(≥95%),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
BI-RADS 6:
已行活检证实为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
一级预防:
病因学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下预防肿瘤(包括乳腺癌)的生活方式建议: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乳腺癌早期阶段发现病变,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级预防:
对已经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积极规范的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和转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变化以及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
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是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死亡风险的核心策略。
HPV Nature NK细胞 中医治疗癌症 乳腺癌 乳腺癌治疗 乳腺癌的筛查与预防 乳腺癌防治 乳腺结节 二手烟 低剂量CT检查 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 免疫细胞疗法 刘保池 医保报销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复旦大学 女性健康 宫颈癌 宫颈癌筛查 带瘤生存 急救演习 抢救演练 招聘 校招会 珠海120 珠海华生肿瘤医院 珠海急救 珠海陆达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糖尿病 结节 肝癌 肝硬化 肺癌 肺癌免疫治疗 肺癌早期筛查 肺结节 肺结节怎么治疗 肺部结节 脂肪肝 门诊共济 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