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65:1。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
大量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能够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肿瘤的三级预防机制针对的是预防、早筛、治疗三个层面,以尽可能降低发病率、达到早诊早治及延长患者健康生存时间的目的。
一级预防肠癌,病因预防:
1、调整饮食结构:要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红肉、加工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同时不能偏食挑食,饮食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要定时定量,不能过饱、过晚,辛辣、油腻等食物要忌口,每天喝2000-2500ml的水。
2、适当运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降低体脂,还可以加快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粪便中毒素对肠黏膜的不良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肠癌的发生。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
4、调畅情志:保持心情的开朗,不要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缓解思想压力。二级预防肠癌,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肠癌的发展比较缓慢,病程较长,若是能够科学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足够的时间避免悲剧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5以上每两年行大便潜血检测;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型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性息肉,最好每1-2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肠道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防肠道慢性疾病的恶变可能,大便习惯改变时,如腹泻、便秘等要积极就医。若发现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炎、癌前病变等,当及时给予治疗,避免肠癌发生。三级预防为确诊后临床治疗:
即医生对确诊肠癌的患者积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不同,选择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最佳对症支持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需要注意的是,肠癌二级预防的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