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指出,食管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6大高发病率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5年生存率为15%至25%。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二、食管癌的诱因?
1.食用腌菜或霉变食物
腌制的食品大多数都含有一种化合物——亚硝酸盐,而霉变的食物易产生黄曲霉素,这两种物质都会对食道粘膜造成损伤,从而诱发癌变。
2.缺乏营养摄入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注意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就会让营养失去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患上食管癌的概率就会有所增加,比如:钼、铁、锌、氟、硒等微量元素的缺少,或者维生素A、B2、C等营养摄入不足都会加大患食管癌的概率。
3.烟酒、喜食热饮、口腔不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长期喝酒的人患食管癌的危险会比正常不喝酒的人高出10倍,吸烟患食管癌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再有就是食物过硬、过热、进食速度过快,引起慢性刺激、炎症、创伤,口腔不洁等都会加大患上食管癌的概率。
4.食管慢性疾病
Barrett食管(长期食管反流造成的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腐蚀性灼伤、溃疡等慢性疾病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5.遗传因素
食管癌有遗传倾向,有些家族高发,家族高发人群更需要注意生活习惯,做好预防。
三、食管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略。常在吞咽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进食梗噎感、胸骨后烧灼、针刺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常在吞咽流体食物后缓解、消失。
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常有黏液样物反流,是咽下的唾液及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乏力。持续性胸痛或背痛说明已经是晚期,癌已侵犯食管旁组织。
四、如何发现食管癌?
1.体格检查
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可以没有任何明显阳性体征。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特别注意锁骨上及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无骨痛,皮下结节,肝肿块和腹水、胸水等远处转移征。
2.辅助检查
① 内镜检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对于食管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临床已有症状或怀疑有早期病变又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应选择内镜检查。无痛内镜检查简单快捷。
② 食管X线钡剂造影检查
③ CT扫描检查
④ 食管脱落细胞检查
⑤ 超声内镜检查(EUS)
五、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
2.放射疗法
3.化学治疗
4.免疫治疗
5.抗血管生成治疗
六、哪些属于高危人群?
1.年龄超过40岁。
2.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太行山区、潮汕地区、四川盆地、新疆哈萨克地区、大别山地区等)。
3.有上消化道症状,比如反酸、烧心、吞咽困难。
4.有食管癌家族史。
5.患有食管癌前病变者。
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七、高危人群应该怎么办?
1.胃镜检查
常规每2年1次;胃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胃镜检查。
2.CT检查
通过CT观察到食管及周围情况,进而进行判断。
八、做好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熏烤食物、过热、过硬食物。饮食合理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素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类食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戒烟限酒。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
2.二级预防:食管癌的筛查
重视高发区危险人群,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进行食管癌筛查早期发现食管癌,改善食管癌病人的生存质量。
3.三级预防:规范治疗
到有肿瘤专科的医院就诊,医院采取MDT规范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六安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