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华生肿瘤医院首页 | 肿瘤专科医院 | 珠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联港工业区创业东一路7号
0756-7789989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联手:先清理、再修复,实现身体长治久安,健康永驻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1日

众所周知,人体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为了维持平衡和应对损伤,需要细胞不断地更新和替换。《Cell》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干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密切交流合作来维持人体内的稳态。这种互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也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炎症性疾病和抗衰老、促进健康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对话

干细胞可以在正常的生理状态和压力状态之间平滑过渡,这得益于它们所处的微环境——干细胞“生态位”。免疫细胞作为这些生态位的重要成员,与干细胞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组织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皮肤、肠道和骨髓等组织中,免疫细胞可以直接影响干细胞的行为,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其他信号分子,调节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一、免疫细胞的清理作用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经历细胞更新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细胞发挥了重要的清理作用。它们负责清除体内的病原体、死去的细胞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持内环境的洁净。比如,巨噬细胞会吞噬并分解损伤的细胞和病原体,而中性粒细胞则负责对抗急性感染。

免疫细胞不仅在面对感染和损伤时才发挥作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工作,预防潜在的健康威胁。因此,保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对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干细胞的修复功能

当免疫细胞完成清理工作后,干细胞便开始进行修复。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够替代损伤或衰老的细胞,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例如,皮肤干细胞可以生成新的表皮细胞,修复日常生活中的微小损伤;而肠道干细胞则不断更新肠壁细胞,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干细胞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功能,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

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合作不仅限于特定的损伤修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紧密的互动。这种协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各种健康挑战,延缓衰老进程。此外,免疫细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干细胞的记忆功能,使其在经历过损伤后能够“记住”这些经历,从而在未来的类似情况下更高效地进行修复。

一、临床应用前景

这种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合作机制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再生医学领域,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可以提高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加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保护干细胞的正常功能,可以减轻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例如,研究表明,在骨髓移植过程中,通过调节供体和受体的免疫反应,可以显著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排斥反应。同样,在皮肤移植和烧伤修复中,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适度的锻炼可以激活免疫细胞,进而促进干细胞的修复功能。同样,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间接支持干细胞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来促进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健康合作,从而实现抗衰老和促进健康长寿的目标。

1、健康饮食: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并提供干细胞所需的营养。

2、适度锻炼: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干细胞的修复功能。

3、良好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自我修复,维持整体健康。

4、压力管理:通过冥想、瑜伽等方法管理压力,可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间接支持干细胞的健康。

5、细胞回输:定期输注免疫细胞及干细胞直接补充细胞。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合作在抗衰老和健康管理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互动机制,为我们开发出更有效的抗衰老和健康促进方案。通过科学地管理和利用这一合作机制,我们有望实现更长久的健康和更高质量的生活。干细胞与免疫细胞联手,通过先清理、再修复的方式,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持续的健康保障。通过科学的方式已成为,延缓衰老,实现身体长治久安、健康长驻的美好方式。

信息来源: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8.08.071

  • 张开普-主任医师-外科-珠海华生肿瘤医院
    从事医疗临床工作42年,在外科急症抢救和胸部、乳腺、甲状腺肿瘤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地临床经验。
  • 吴文言-客座专家-珠海华生肿瘤医院
    研究领域涉及基因编辑、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 任政华-客座专家-珠海华生肿瘤医院
    常年致力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和海洋生物学的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课题6项,包括: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973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海洋生物重点课题等。参与中国第一个新药的研究:乙型肝炎亚单位疫苗,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成果奖。
  • 刘保池-客座专家-珠海华生肿瘤医院
    曾任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专家委主任委员,2008年引才至上海公卫临床中心任外科主任。获得11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8部、参编《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等10余部专著,2015年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 沈剑刚-客座专家-珠海华生肿瘤医院
    致力于将临床研究,基础与转化医学三者紧密结合,开展分子靶标的研究以及基于传统中医药新药研发,主要方向包括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神经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