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于2025年10月公布首批214家安宁疗护服务机构,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标志着全省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广东首批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名单及覆盖范围
214家机构入选首批名单,涵盖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湛江等全省21个地级 市,例如深圳市34家、中山市15家、珠海市13家、湛江市6家。
实现城乡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省可提供该服务的机构已达574家,床 位超5000张。

珠海陆达医疗集团旗下珠海陆达安宁疗护中心也入选首批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机构。

二.政策背景与实施进展
2024年全省推开试点工作,今年7月率先发布《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细化13项服务标准。
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提供身体护理、心理支持等整合服务。

三.服务内容与实施标准
服务对象为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通过镇痛治疗、呼吸支持等手段减轻痛苦。
强调患者意愿优先,要求医疗决策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禁止开展创伤性治疗。

赋能安宁疗护,守护生命尊严–华生医院携手红旗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临终关怀培训
附一.安宁疗护服务项目
根据《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13 项:
1.症状评估:对终末期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乏力等各种身体不适症状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等,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2.生存期评估: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器官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患者的生存期进行预估,帮助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和相关安排。
3.心理痛苦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负面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4.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特定的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涵盖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多个维度。
5.社会需求评估:了解患者在社会支持方面的需求,如是否需要经济援助、社会资源链接、志愿者服务等,以及患者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网络的状况。
6.心理社会支持和哀伤辅导: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哀伤辅导,帮助他们度过患者离世后的悲痛时期。
7.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协助患者在意识清醒、具有决策能力时,表达自己对未来医疗照护的意愿和选择,如是否接受心肺复苏、插管等有创治疗,并将这些意愿记录下来,作为未来医疗决策的依据。
8.辅助疗法: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芳香疗法、按摩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等,以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
9.多学科团队会议: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护理计划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的医疗照护。
10.家庭会议: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召开家庭会议,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展和预后情况,倾听家属的意见和需求,共同制定治疗和照护计划,促进家庭内部的沟通和决策。
11.个案干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心理干预方案等,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调整干预措施。
12.生命回顾:通过引导患者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帮助患者梳理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人际关系等,使患者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3.善终准备:帮助患者做好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准备,以平静、安详的状态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同时,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做好患者离世后的善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