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筛查对象与风险分层
- 普通风险人群(无家族史或遗传突变):终生发病率约1%-1.5%,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常规筛查可降低死亡率。
- 高风险人群(BRCA1/2突变、Lynch综合征、家族史):建议从30-35岁开始定期筛查,每4个月进行ROCA指数联合阴道超声序贯检查。
二、筛查方法
1. 血清标志物
- CA125+HE4联合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敏感度达80%-95.5%,特异度90.2%。
- ROCA指数(基于CA125动态变化):用于高风险人群,可提高早期检出率。
- 影像学检查
- 经阴道超声:观察卵巢形态,早期病变多表现为囊实性包块。
- 盆腔MRI:对直径<1cm的病灶检测更优,适用于可疑病例。
- 基因检测
- BRCA1/2突变筛查:突变携带者终身风险达40%-60%,需遗传咨询及预防性手术评估。
三、不推荐的筛查方式
- 妇科检查:双合诊难以发现早期病变,无法降低死亡率。
- CA125+超声同步筛查:普通人群中假阳性率高,易导致不必要手术。
四、新技术进展
- 液体活检:外泌体技术(如OCS)通过检测CA125、HE4和C5a浓度,敏感度达95.5%。
- 多组学技术:cfDNA甲基化、ctDNA测序等仍在临床试验阶段。
五、注意事项
- 症状监测:持续腹胀、腹痛或尿频超过2周需就医,但症状指数不推荐用于早筛。
- 预防性手术:高风险基因突变者(终生风险≥5%)建议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提示:具体筛查方案需由妇科肿瘤专科医生根据个体风险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