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自30岁起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此,我们为女性送上远离宫颈癌的健康小贴士!
什么是子宫颈癌?
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宫颈细胞中的癌症,发病部位位于子宫颈与阴道相连的下部。在所有的妇科癌症中,宫颈癌是为数不多的可通过敏感的筛查手段,及时发现早期病变的癌症,在此时进行治疗也是最有效的。宫颈癌的主要类型有:
(1)鳞状细胞癌。这种类型的宫颈癌始于位于子宫颈外部的薄而扁平的细胞(鳞状细胞),大多数宫颈癌是鳞状细胞癌。
(2)腺癌。这种类型的宫颈癌始于排列在宫颈管内的柱状腺细胞。
有时,宫颈癌与两种类型的细胞都有关。极少数情况下,癌症发生在子宫颈的其他细胞中。
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所有女性都有患宫颈癌的风险。但宫颈癌最常见于 30 岁以上的女性,90%的宫颈癌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性活动传播。HPV有很多种类型,其中一些 HPV类型会导致女性子宫颈发生异常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宫颈癌,而其它类型会导致生殖器疣或者皮肤疣。
HPV非常常见,并且具有潜伏性,绝大多数有过性经历的人(无论男女)都会在人生中某个阶段感染上HPV。通常人感染了HPV后不会有什么症状,且多数情况下可自愈。但是,如果免疫系统未能及时清除病毒,导致某些高危型HPV(如HPV-16和HPV-18)的感染转成慢性,引发宫颈细胞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病变就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除了HPV感染,以下因素同样会增加罹患宫颈癌的危险:
(1)发生性行为的年龄过早,会增加感染HPV的风险;
(2)多个性伴侣,或者,对方的性伴侣数量越多,感染上HPV的可能性就越大;
(3)其它的性传播感染(STI)。患有其它的性传播感染疾病,如淋病、梅毒和艾滋病(或HIV感染),会增加感染HPV的风险。
(4)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如果人体免疫系统因处于某种健康状况而功能低下,同时又感染上了HPV,此时发生宫颈癌的机会大大增加。
(5)抽烟。吸烟行为与宫颈鳞癌的发生相关。
子宫颈癌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宫颈癌通常不会产生任何体征或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筛查或妇科体检发现。随着肿瘤的逐渐发育,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不寻常的阴道分泌物;
(2)非生理周期时的阴道出血,或水样、血性阴道分泌物;
(3)绝经后出血;
(4)性交时出血或者疼痛。
但是有以上症状并不代表一定是宫颈癌,唯一的办法是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出现任何症状都应及时报告给医生,即使有些看起来不太严重。对于癌症或癌前病变,越早发现和治疗,治愈和康复的概率就越大。
宫颈癌要怎么预防?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并有望彻底消除的一种癌症。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宫颈抹片检查(巴氏试验)和HPV检测来发现异常病变,以便进行及时治疗;也可以通过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
HPV疫苗于2014年在国内上市,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免疫的接种范围,可自费接种。目前市场上HPV疫苗有三种:二价、四价和九价,“价”代表了它可以预防多少种型别的HPV病毒:
(1)二价:可以预防16型跟18型的病毒。由于16和18型别可以引起超过70%的宫颈癌,它们都属于高危型的HPV病毒。接种年龄建议:9-45岁。
(2)四价:在二价的基础上加了6型和11型,它们属于低危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这两个型别可以预防尖锐湿疣。接种年龄建议:9-45岁。
(3)九价:在四价的基础上再多预防了五种高危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总共可以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接种年龄建议:16-26岁。